(相关资料图)
赵孟頫《前赤壁赋》卷首苏轼画像。
说到科举史上难度最大的考试,人们往往会想到隋代的秀才科。在明清两代,人们用“秀才”一词,指称经过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生员,也即科举考试最低等级的合格者。但在隋代,“秀才”却是科举的最高科目。据史籍记载,在整个隋代的三十年间,考中秀才者只有十多人。有一个重要原因,便是考试难度极大,令人望而生畏。试看杜正玄的应试经历:
隋开皇十五年,举秀才,试策高第。曹司以策过左仆射杨素,怒曰:“周、孔更生,尚不得为秀才,刺史何忽妄举此人?可附下考。”乃以策抵地,不视。时海内唯正玄一人应秀才,馀常贡者,随例铨注讫,正玄独不得进止。曹司以选期将尽,重以启素。素志在试退正玄,乃手题使拟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、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、班固《燕然山铭》、张载《剑阁铭》、《白鹦鹉赋》,曰:“我不能为君住宿,可至未时令就。”正玄及时并了。素读数遍,大惊曰:“诚好秀才!”命曹司录奏。属吏部选期已过,注色令还。(《北史》卷二六)
细读此段文字,令人啼笑皆非。是年,海内仅有杜正玄一人应“秀才”科,而且“试策高第”,可见他才学过人,朝廷自应重视才对。可是主管部门将杜正玄的对策呈交主持朝政的尚书左仆射杨素,后者竟勃然大怒,一眼未看,就将其策掷地,还要追究刺史“妄举”举子的过失,降低刺史的考核等第。“周、孔更生,尚不得为秀才”之语最为可笑,连周公、孔子都不能考中,设置这样的科目意义何在?更荒谬的是,等到“选期将尽”,应其他科目的举子都已铨注结束,杜正玄却还在苦苦等待。主管部门再次向杨素报告,杨素为了刁难杜正玄,竟亲手出题,让后者在不足一天的时间内,写出五篇模拟古人名作的文章。于此可见,隋代的科举根本没有严格的制度规定,主事权臣妒贤嫉能,出题则随心所欲,一意刁难,难怪科举未为隋朝网罗到什么人才,以至于两代即亡。
隋祚短促,唐承隋制,包括科举在内的各项制度,多为唐朝沿袭,秀才科也是如此。早在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),便诏令将秀才与明经、俊士、进士诸科,同列为每年举行的常科。其中秀才科对举子的要求是“博识高才,强学待问,无失俊逸者”,明显难于明经与进士等科。太宗贞观年间,更规定凡被推荐应秀才科而未得中者,处分其所在州之刺史,于是秀才科遂致无人敢应,渐趋废绝。据《登科记考》记载,唐太宗贞观朝的二十三年中,得中秀才科者仅有二十一人,平均每年不足一人。及至唐高宗永徽二年(651),朝廷诏罢秀才科,以后不复设置。所以隋、唐两代的秀才科,只是昙花一现的历史现象。倒是杨素所出的难度极大的试题,成为科举史上的著名事例。
苏轼《寒食帖》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。(资料图/图)
那么,到了科举制度高度成熟的宋代,还有没有此类难度极高的考试呢?有的,那就是北宋的制科。制科也称制举,是相对于进士科等常科而言的,《宋史·选举志二》:“制举无常科,所以待天下之才杰,天子每亲策之。”制科的地位与难度均高于常科,故称“大科”。据《邵氏闻见录》记载,富弼“初游场屋,穆伯长谓之曰:进士不足以尽子之才,当以大科名世”。后来富弼果然得中“茂才
标签:
要文